开源大世界

kydsj.vip 【首页】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wiki:5分钟理解人类简史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wiki:5分钟理解人类简史 [2022/05/16 11:27] – 创建 adminwiki:5分钟理解人类简史 [2022/05/16 11:36] (当前版本) admin
行 1: 行 1:
 +<WRAP center round box 60%>
 +====== 5分钟了解《人类简史》讲了什么 ======
 +</WRAP>
 +
 +
 +
 +<WRAP group>
 +<WRAP half column>
 +
 最近阅读了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和一些脑科学书籍,很有感触,便想着要把这些感触记下来。 最近阅读了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和一些脑科学书籍,很有感触,便想着要把这些感触记下来。
  
行 12: 行 21:
  
 在集体生活中的个体,彼此间的交流往往十分紧密,经常会面对相同的事物或经历相同的事件。如果有人对某个事件做出特别不一样的反应,他往往会被群体中的大多数视为异类进而被攻击。这些攻击(神经网络中的负反馈机制)让这个有独特想法的人最终接受了集体的观念(从众效应、人云亦云或许只是为避免惩罚吧)。从神经网络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惩罚机制让不同的个体在面对相同或相似事件(事件本质上是一系列概念串起来的流)时能够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反应,而这奠定了集体想象的基石。那些不相信集体想象的个体,总会受到某种形式的惩罚,从而让这些特殊的个体也不得不选择相信。例如,不相信交通法规的人会被集体的代表(交警)强制没收驾驶证。只要个体必须依附集体而生活,他就必须遵守集体定下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正是集体想象的外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不称这些规则为集体想象,而是把它们叫作社会生活常识。 在集体生活中的个体,彼此间的交流往往十分紧密,经常会面对相同的事物或经历相同的事件。如果有人对某个事件做出特别不一样的反应,他往往会被群体中的大多数视为异类进而被攻击。这些攻击(神经网络中的负反馈机制)让这个有独特想法的人最终接受了集体的观念(从众效应、人云亦云或许只是为避免惩罚吧)。从神经网络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惩罚机制让不同的个体在面对相同或相似事件(事件本质上是一系列概念串起来的流)时能够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反应,而这奠定了集体想象的基石。那些不相信集体想象的个体,总会受到某种形式的惩罚,从而让这些特殊的个体也不得不选择相信。例如,不相信交通法规的人会被集体的代表(交警)强制没收驾驶证。只要个体必须依附集体而生活,他就必须遵守集体定下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正是集体想象的外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不称这些规则为集体想象,而是把它们叫作社会生活常识。
 +
 +
 +</WRAP>
 +
 +<WRAP half column>
  
 既然集体想象本质上是一种想象,那是否可以刻意营造一种全新的集体想象?当然可以,刻意制造的想象只需能让某个群体真心接受,就可以变成那个群体的集体想象,从而对受众群体产生特定的影响。而要让人能真心接受某种的集体想象,首要的是大力宣传此集体想象,最好能全方位不间断地在受众群体中宣传。以钻石为例,20世纪初,南非发现巨大钻石矿的新闻让世界震惊,此次发现更是让钻石商感到恐慌,因为任由开采将导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钻石的价格肯定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毕竟按照当时已发现的钻石存量来算,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分到几十克拉的钻石。于是钻石商纷纷联合起来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并一步步垄断钻石产业。全球要开采多少钻石完全可以定量控制,控制了产量自然就容易维持原来的价格。在市场环境下,产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确定,这看上去很美好。可当任何一侧被垄断时,价格完全可能被有效控制。要想让钻石价格不跌还能上升,最好能有效地控制两端——既能控制产量又能扩大需求。需求市场不足,那就人为制造需求市场。于是戴比尔斯公司花大价钱求助广告公司。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下,原本普普通通的装饰品和永恒、爱情这些概念开始联系起来。戴比尔斯集团不仅让广告公司不懈余力地宣传,还积极接触当时的社会名流,送钱送钻石就为让他们在结婚时展示一下钻石或在公众场所佩戴一下钻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大众地接受了钻石等于爱情的集体想象。从大脑神经网络角度来看,这种集体想象让钻石概念相关的神经元群和爱情概念相关的神经元群建立了有效连接,使得其中一个被激活时另一个也会大概率被激活,外在表现就是形成了钻石等于爱情的错觉。 既然集体想象本质上是一种想象,那是否可以刻意营造一种全新的集体想象?当然可以,刻意制造的想象只需能让某个群体真心接受,就可以变成那个群体的集体想象,从而对受众群体产生特定的影响。而要让人能真心接受某种的集体想象,首要的是大力宣传此集体想象,最好能全方位不间断地在受众群体中宣传。以钻石为例,20世纪初,南非发现巨大钻石矿的新闻让世界震惊,此次发现更是让钻石商感到恐慌,因为任由开采将导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钻石的价格肯定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毕竟按照当时已发现的钻石存量来算,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分到几十克拉的钻石。于是钻石商纷纷联合起来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并一步步垄断钻石产业。全球要开采多少钻石完全可以定量控制,控制了产量自然就容易维持原来的价格。在市场环境下,产品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确定,这看上去很美好。可当任何一侧被垄断时,价格完全可能被有效控制。要想让钻石价格不跌还能上升,最好能有效地控制两端——既能控制产量又能扩大需求。需求市场不足,那就人为制造需求市场。于是戴比尔斯公司花大价钱求助广告公司。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下,原本普普通通的装饰品和永恒、爱情这些概念开始联系起来。戴比尔斯集团不仅让广告公司不懈余力地宣传,还积极接触当时的社会名流,送钱送钻石就为让他们在结婚时展示一下钻石或在公众场所佩戴一下钻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大众地接受了钻石等于爱情的集体想象。从大脑神经网络角度来看,这种集体想象让钻石概念相关的神经元群和爱情概念相关的神经元群建立了有效连接,使得其中一个被激活时另一个也会大概率被激活,外在表现就是形成了钻石等于爱情的错觉。
行 24: 行 3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951798|B站原文-作者:开源大世界]]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951798|B站原文-作者:开源大世界]]
 +
 +</WRAP>
 +</WRAP>
 +
 +
 +
  
wiki/5分钟理解人类简史.1652671678.txt.gz · 最后更改: 2022/05/16 11:27 由 admin

⭐24小时内访问人数:【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