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firefox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wiki:firefox [2022/01/09 13:08] – 已恢复为旧版 (2020/09/28 21:01) ddkk | wiki:firefox [2024/04/21 10:39] (当前版本) – [Firefox] bilibili | ||
---|---|---|---|
行 1: | 行 1: | ||
- | Mozilla Firefox,通称Firefox,中文也通称火狐,是一个自由及开源的网页浏览器,由Mozilla基金会及其子公司Mozilla公司开发。Firefox支持Windows、macOS及Linux,其移动版支持Android及Firefox OS,这些版本的Firefox使用Gecko来排版网页,Gecko是一个运行当前与预期之网页标准的排版引擎,而在2015年发布的Firefox for iOS则非使用Gecko。 | + | ====== Firefox ====== |
+ | |||
+ | Windows / Linux / MacOS / Android / iO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zilla Firefox,通称Firefox,中文也通称火狐,是一个免费开源的网页浏览器,由Mozilla基金会及其子公司Mozilla公司开发。 | ||
+ | |||
+ | Firefox支持Windows、macOS及Linux,其移动版支持Android及Firefox OS,这些版本的Firefox使用Gecko来排版网页,Gecko是一个运行当前与预期之网页标准的排版引擎,而在2015年发布的Firefox for iOS则非使用Gecko。 | ||
+ | |||
+ | |||
+ | |||
+ | ====== 为什么选择火狐? ====== | ||
+ | |||
+ | ---- | ||
+ | |||
+ | ===== 开源 ===== | ||
+ | |||
+ | 作为开源软件,Firefox天然优于闭源的其他浏览器。全世界的开发者都能为Firefox修补漏洞,检查恶意代码。同时,Firefox几乎没有盈利属性,不会为了盈利牺牲用户利益。 | ||
+ | |||
+ | {{ : | ||
+ | |||
+ | ===== 隐私与安全 ===== | ||
+ | |||
+ | Firefox有着极为严格的隐私安全保护体系,在官网他们自豪地写道:“没有晦涩难懂的隐私保护政策,更不向第三方预留后门,纯粹是一款闪电般快、不会出卖您的浏览器。” | ||
+ | |||
+ | 除了不会监守自盗,Firefox自带对跟踪器的拦截机制并默认开启,拦截第三方跟踪,保护密码,避免挖矿站点等安全隐患。 | ||
+ | |||
+ | {{ : | ||
+ | |||
+ | ===== 插件与美化 ===== | ||
+ | |||
+ | Firefox向来以丰富的插件而著名。无论是广告拦截、视频下载、自定义标签页等应有尽有。 | ||
+ | |||
+ | 与此同时,自由开源的特性使得Firefox高度可定制化,各种主题随意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定制。 | ||
+ | |||
+ | {{ : | ||
+ | |||
+ | ===== 高速高效 ===== | ||
+ | |||
+ | Firefox使用Gecko内核,快如闪电。内置大量小工具如屏幕截图、书签管理、跨设备同步、拼写检查等,效率翻倍。 | ||
{{: | {{: | ||
- | [[https:// | + | ===== 情怀与责任 ===== |
+ | |||
+ | 二十年如一日,自由开源,Mozilla Firefox是全世界开源社区贡献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抗垄断,拒绝用户隐私牟利,拒绝广告与收费。 | ||
+ | |||
+ | 自由、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永垂不朽。 | ||
+ | |||
+ | |||
+ | |||
+ | ====== 历史 ====== | ||
+ | |||
+ | ---- | ||
+ | |||
+ | **Firefox首发于2002年9月23日,彼时它尚被称作“Phoenix”,意为“不死鸟”。而如果求索Firefox的前世今生,就会发现它从互联网的蛮荒时代走来,一路上见证着网络世界壮阔的波澜。而Firefox与Mozilla所代表的自由、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所制定的一系列网络标准与规范,无疑是属于全人类的无价之宝。** | ||
+ | |||
+ | ===== 前身:网景 | ||
+ | |||
+ | ---- | ||
+ | |||
+ | 1991年,**伯纳斯·李**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 World Wide Web,意为万维网,简称**WWW**。随后他放弃专利并允许任何人免费使用WWW,为刚刚诞生的万维网奠定了“免费”的基调。 | ||
+ | |||
+ | 1993 年,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NCSA)推出了 Mosaic浏览器,第一次在网页中引入图片,彻底引爆了互联网的燎原之势。 | ||
+ | |||
+ | 1994年,Mosaic 核心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离职并创办了 Netscape(网景)公司,重新开发了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内部开发代号“Mozilla”。易用且高速的网景浏览器迅速在浏览器市场拔得头筹,网景公司市值水涨船高,一度成为市值最高的网络公司。 | ||
+ | |||
+ | 1995年,网景公司的Brendan Eich开发了大名鼎鼎的JavaScript(虽然有白嫖JAVA名声的嫌疑),用于控制网页交互行为。随着浏览器能做的事越来越多,安德森认为“浏览器最终会发展为操作系统”。这个前卫的概念虽然受限当时技术条件没有成功,但是却成功引起了**微软**的警惕。微软直接购买Mosaic源码改了改,1995年8月16日发布IE 1.0。 | ||
+ | |||
+ | 1995年11月22日,IE 2发布,第一次浏览器大战拉开序幕。1995~1998年间,IE更换了引擎,适配了大量标准,并强制捆绑在Windows系统中以提高用户人数。此外,微软不断打压网景的生存空间。然而,网景浏览器却因为加入了大量新功能而不断臃肿卡顿,Bug频出,最终用户量被IE彻底超越,跌下了神坛。 | ||
+ | |||
+ | 1998年11月24日,一代神话网景公司被收购,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结束。Netscape在1988年前开放了浏览器的源代码,开源的火种从此被点燃。 | ||
+ | |||
+ | ===== 浴火重生 ===== | ||
+ | |||
+ | ---- | ||
+ | |||
+ | 1998年2月23日,网景成立了Mozilla组织,实际上独立于网景。Mozilla基于之前的代码逐渐开发下一代浏览器。 | ||
+ | |||
+ | 2002年9月23日,Mozilla发布了“Phoenix”,意为“浴火重生的不死鸟”。后与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冲突,于2003年4月14日改为“Firebird”。 | ||
+ | |||
+ | 2003年7月15日,网景公司被解散,同日成立Mozilla基金会,它的目标是保证 Mozilla 可以在没有网景以后能继续生存下去。换句话说,保证Mozilla继续反抗微软的垄断,但这一次是全世界的开源力量的联合。 | ||
+ | |||
+ | 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再次因为“撞名”决定改称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开始。 | ||
+ | |||
+ | ===== 史诗级混战 ===== | ||
+ | |||
+ | ---- | ||
+ | |||
+ | 不同于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的两大阵营:微软与网景,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百花齐放。 | ||
+ | |||
+ | * 1995年4月发布的Opera浏览器加入 | ||
+ | * 2008年9月发布的Google Chrome浏览器加入 | ||
+ | * IE浏览器一路更新到11,换皮成Edge继续混战 | ||
+ | *世界之窗、傲游、360等国产双核浏览器加入 | ||
+ | * 2003年1月发布的Safari浏览器在Mac OS端加入 | ||
+ | * 大量移动端浏览器加入并分走大量流量 | ||
+ | * …… …… | ||
+ | |||
+ | 在长达十几年的竞争中,各种规则与框架的制定不断规范着开发与创新。 | ||
+ | |||
+ | * XHTML与HTML恶战,最终在Mozilla、苹果、Opera等公司建议下发展HTML5 | ||
+ | * 高效安全的Rust在Mozilla诞生,近年来随着对信息安全的不断重视而发展壮大 | ||
+ | * Mozilla推出了MDN——现代网络开发的百科全书,滋养了无数开发人员 | ||
+ | * Flash异军突起,一统网页,又因为安全问题黯然退场 | ||
+ | * 基于Webkit的Chromium开源,引来无数浏览器竞相套皮 | ||
+ | * …… …… | ||
+ | |||
+ | Firefox在竞技中则是起起落落。Firefox刚推出时由于其丰富的插件、轻快的浏览速度与高颜值对IE造成了降维打击,巅峰时期用户占有率超过90%,一雪前耻;随着新功能不断地加入,Firefox再次被各种插件拖慢速度,被更加高效的Google Chrome逐渐反超,“Firefox运行卡顿”的评价开始流行;Firefox痛定思痛,学习Chrome的思路更新“量子火狐”,在达到Chrome的速度同时极大地节省内存,无奈Google Chrome垄断地位形成…… | ||
+ | |||
+ | 与此同时,被Opera、Firefox、Chrome、Safari甚至国产双核浏览器轮番暴打的IE日渐沦为“浏览器下载工具”,捆绑销售失灵。2015年4月30日微软发布Edge浏览器,坚持EdgeHTML内核,但是无力回天,不敌Chromium阵营。 | ||
+ | |||
+ | 2020年8月,微软终于妥协,改用Chromium内核,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结束。可惜的是Firefox份额已不足10%,再次败北。而Safari借助MacOS的封闭性圈地自萌,用户数稳定,高枕无忧。 | ||
+ | |||
+ | ===== 浏览器的未来:三战? ===== | ||
+ | |||
+ | ---- | ||
+ | |||
+ | 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入口,浏览器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放眼当今浏览器的内核,Chromium(统称)、Webkit(Safari)与Gecko(Firefox)三足鼎立。Safari背靠MacOS与iOS与世无争,Chromium背靠谷歌又半开源,Firefox仍然受到开源世界的支持。 | ||
+ | |||
+ | 未来的竞争,是什么?随着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与IE时代的终结,浏览速度不再是主要矛盾。 | ||
+ | |||
+ | 是隐私安全吗?Firefox只有这一点最为突出——极致地保护用户隐私,作为开源软件也不可能拿用户数据牟利。 | ||
+ | |||
+ | 是人工智能吗?微软的ChatGPT正站在风口上,而且新Bing已经集成了ChatGPT,用户占比也在不断上升。 | ||
+ | |||
+ | 是市场地位吗?Chromium的广泛应用使其占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谷歌的打压下,有少量网页已经放弃支持Firefox。 | ||
+ | |||
+ | 又或者,依然是祖传的捆绑推销? | ||
+ | |||
+ | 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回顾浏览器发展史,Firefox起起落落,见证了IE的兴起与衰落,见证了Edge的投降,见证了Opera的平庸与失败,见证了W3C、Flash、HTML、CSS、JavaScript、Blink…… | ||
+ | |||
+ | Firefox从互联网的蛮荒时代走来,又将何去何从? | ||
+ | |||
+ | |||
+ | |||
+ | ====== 相关网站 ====== | ||
+ | |||
+ | ---- | ||
+ | |||
+ | [[https:// | ||
+ | |||
+ | [[https:// | ||
+ | |||
+ | * 注意:国内会跳转到[[https:// | ||
+ | * 国际版下载方法:打开[[https:// | ||
+ | |||
+ | [[https:// | ||
+ | * FTP下载方法:首先选择需要的版本(如100.0.1),点击进入后选择对应的平台,找到En-US下载即可。{{ : | ||
+ | |||
+ | [[https:// | ||
wiki/firefox.1641704926.txt.gz · 最后更改: 2022/01/09 13:08 由 ddkk